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帝祭祀与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甲申(2004)年清明黄帝陵祭祀大典礼仪

韩 伟 吴镇烽


  遵照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规范黄帝陵祭祀礼仪的指示以及省政府有关精神,黄帝陵基金会、省黄帝陵管委会、省文物局,于2002年底吸收我省历史、考古、绘画、音乐、舞蹈、服装、美术等方面专家、学者,组成了“黄帝陵礼仪研究专家组”,下设文献汇考、雕像、祭器、仪仗、乐舞、服饰等几个研讨小组,以弘扬民族精神、历史文化、时代风貌为指导思想,突出体现庄严、肃穆、古朴、典雅的要求,在祭器、歌舞、服饰等礼仪上作了大胆的设计,完成了规范甲申年清明节祭祀礼仪。
  祖宗祭祀是早期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形式。《礼记》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史称三代之时,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祖宗祭祀制度。《礼记·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是证祭祀黄帝由来已久。秦汉以后,黄帝祭祀受到统治者支持。宋明时代因宗法制度的重新确立,为强化祖宗崇拜意识,而更重视祭祀活动。清代祭祀则趋制度化。   
  对黄帝祭祀按时间、性质等,分为不同种类,如常祭、专祭、特祭、大祭。常祭指日常祭祀,规模较小;专祭指在黄帝诞日、忌日的祭祀,如二月二黄帝诞辰祭;特祭,遇子孙大喜、大事等皆须祭祀黄帝,以感谢祖宗庇佑,并祈继续赐福禳灾,如连战、宋楚瑜之祭祀黄帝陵;大祭是所有祭祀中最重要的一种。黄帝陵大祭在清明、重阳两个节令,称为春秋大祭。黄帝陵的清明祭祀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往往为主祭人,各党派及海外侨胞均有代表参祭,为最隆重的祭祀活动。而重阳节之祭祀,为各界名流或地方领导主祭。因此将规范礼仪重点放在清明节的大祭上,并在2004年清明节试行。现将有关礼仪的构想追述于后。
  一、黄帝陵祭器
  祭器是各种祭祀礼仪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项目,特别是国家级的大祭,更是如此。祭器体现着祭祀者对受祭者的尊重程度和祭祀的礼仪等级。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有赫赫功德于世,受万民敬仰,应该享受最高等级的祭祀礼遇,历朝历代的祭祀也都是使用的天子级别,也就是国家的最高等级。
  黄帝陵的祭器,由于清末民初的战乱,到20世纪30年代已散失殆尽。此后的祭祀,祭品随物盛放,随意性很大,没有固定的规范的祭器。
  甲申年(2004)春重新制作的一套祭器,总数达181件、组,除编磬、建鼓之外,全部采用青铜铸造,用铜28吨。式样均仿照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造型庄重,纹饰隽美,铸作精良,与新建的祭祀大殿相适应,充分体现了规范、大气,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反映出中华文明恢弘的气势和博大精深的内涵。既是黄帝陵实用的祭祀用器,又可作为人们参观鉴赏和藏传后世的青铜艺术珍品。
  商周青铜器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颗灿烂明珠。在周代,青铜器是贵族世家的标志,是庙堂中不可或缺的宝物。周代以后包括明清在内历朝历代的宗庙祭祀、三皇五帝祭祀、孔庙祭祀,以及天坛、社稷的祭祀等,也都使用青铜礼器,而且式样都是仿自商周。唐宋时期特别是宋代,国家设置礼制局,曾大量仿制商周青铜礼器,颁发到国家的宗庙、社坛和各地的祭祀场所使用。考古发掘证明,大致相当于黄帝时代的马家窑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就曾出土有青铜制品。黄帝祭器采用青铜材质,也有纪念我们的先祖发明青铜铸造技术的意思。
  黄帝陵祭器分为殿外和殿内两组。殿外组共26件,采州的是周代祭祀宴享礼仪最高等级的“九鼎八簋”制度。为了对称,“九鼎”使用两套,分别陈设于祭祀广场两侧。“八簋”一套陈列于广场南侧的左右台阶上。
  《史记·封禅书》记载:自黄帝铸鼎之后,禹又“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享*上帝鬼神。”是说夏禹用九州所贡的青铜铸造了九个大鼎,象征九州,并用其烹煮牺牲,祭祀上帝和鬼神。西周时期,天子祭祀与宴享也用九鼎。鼎实以牛开头,称为“太牢”,是最高等级的礼遇,所以,鼎便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宗庙重器,九鼎也成为国家社稷的象征。今天,我们将九鼎放置在始祖黄帝的庙前,用以象征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象征蒸蒸日上的繁荣富强的伟大祖国。簋也是重要的礼器,祭祀宴享时它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鼎配合使用。礼书记载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祭祀黄帝当然就用八簋了。
  鼎的样式采用现存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牛鼎。该鼎造型庄重、纹饰优美,足以代表商周时期青铜器艺术的最高水平,同时让人们记住流失海外的宝贵遗产有待回归。18件鼎的形制、纹饰、大小相同。敛口鼓腹,圜底立耳,腹部有六道扉棱,三条柱足的上部饰高浮雕兽面。鼎盖微隆,中部有一个拱形捉手。盖面和器腹均饰云雷纹填地的兽面纹,捉手和鼎耳前后均以圆雕龙头装饰。通高200厘米、口径145厘米,重约1000公斤。内壁铸篆书铭文:“赫赫吾祖,德惠永长;祚我华夏,弥刚弥强;载宁九州,民富小康;鼎铸盛世,用祀用享。黄陵祭器第×,甲申年春。”
  簋的原型采用西安市长安区出土的凤纹方座簋。八件的形制、纹饰、大小相同。通高150厘米,口径127厘米。圆形方座簋,侈口鼓腹,双耳作圆雕风鸟形,口沿下装饰垂冠回首舒尾凤鸟,前后增饰浮雕兽头;器腹装饰花冠散垂、尾翎下卷的回首大凤鸟,方座四壁装饰着昂首长尾凤鸟和垂尾立凤纹,均用云雷纹填地。簋的内底铸篆书铭文:“赫赫吾祖,德惠永长;祚我华夏,弥刚弥强;载宁九州,民富小康;簋铸盛世,用祀用享。黄陵祭器第××,甲申年春。”
  殿内组共58件、套。
  鼎一列九件,原型采用西安市长安区出土的勾连雷纹鼎,型制、纹饰相同,大小相次。圆形,窄平沿,双立耳,圜底,三条柱足,口沿下装饰双龙组成的兽面纹,腹部装饰勾连雷纹,耳侧面装饰一对龙纹。最大的通耳高135厘米,是小的通耳高55厘米。内壁铸篆书铭文,内容与殿外鼎相同。
  俎九件,与九鼎配套,原型采用《商周彝器通考》著录中的现已流失海外的兽面纹俎。型制、纹饰、大小相同。通高46厘米,长88厘米,宽22厘米,长方形案面,中部微凹,案下两端有壁形足,案面四周装饰夔龙纹,足壁装饰兽面纹。俎案中部有九道窄条形镂孔。
  簋八件,与九鼎配套,原型采用陕西泾阳高家堡出土的夔龙纹方座簋。型制、纹饰、大小相同。通高40厘米,圆形方座簋,侈口鼓腹,两侧有一对兽首耳。簋的腹部和方座四壁均饰头大体短身尾蜷曲如蜗牛状的夔龙纹,以云雷纹填地,主体纹呈浮雕状,高峻挺拔,颇富装饰效果。内底铸篆书铭文,内容同殿外簋。
  尊四件。其中圆尊两件,原型采用陕西扶风县出土的商尊,型制、纹饰、大小相同。通高65厘米,大口筒状三段式,体有四道镂空扉棱,上段装饰仰叶兽面纹和夔龙纹,中部装饰内卷角兽面纹,圈足装饰外卷角兽面纹。内壁铸篆书铭文:“赫赫吾祖,德惠永长;祚我华夏,弥刚弥强;载宁九州,民富小康,彝铸盛世,用祀用享。黄陵祭器第××,甲申年春。”方尊两件,原型采用日本白鹤美术馆收藏的荣子方尊,型制、纹饰、大小相同。通高65厘米,亦为三段式,圆口方腹方圈足,上端有四道扉棱,腹和圈足有八道扉棱,上段装饰仰叶状鸟纹,中部装饰内卷角兽面纹,圈足装饰夔纹,通体用云雷纹填地。内壁篆书铭文(内容同上)。
  壶四件。其中圆壶两件,原型采用陕西扶风县出土的微伯壶,型制、纹饰、大小相同。通高65厘米,直口长颈,圆腹圈足,颈部有一对衔环兽首耳,盖顶饰团鸟纹,通体饰云雷纹填地波曲纹,疏宽流畅。方壶两件,原型采用陕西眉县新近出土的单五父壶,型制、纹饰、大小相同。通高65厘米,圆角方形,直口长颈,颈部有一对衔环顾龙形耳,器颈饰环带纹。腹部以凸起的一首二身的龙纹为主,辅以数条身躯相交的龙,龙头突起,圈足饰变体龙纹,盖饰两道简单的环带纹。壶的内侧亦铸篆书铭文(内容同上)。
  爵四件,原形采用陕西扶风县出土的父辛爵。型制、纹饰、大小相同。通高60厘米,腹饰直棱纹,上下配以长尾凤鸟,流槽下饰叶状凤鸟。尾下饰蕉叶纹。
  笾八件,原型采用陕西扶风出土的微伯口(疒+兴)铺,型制、纹饰、大小相同。通高25厘米,直口浅盘,喇叭形镂空座,口沿装饰夔龙纹,座作镂空环带纹。内底铸篆书铭文:“黄陵祭器第××,甲申年春。”
  另外小爵四件,作奠酒之用,通高22厘米;烛台四件,仿河南三门峡出土的跽坐人漆绘灯,跽坐人头梳偏髻,着小冠,身着右衽长袍,腰束宽带,双手撑掌灯柄,灯作浅盘形,通高35厘米。内底铸篆书“黄陵祭器”四字。香炉一件,仿曾侯乙鼎,浅腹平底,两耳外张,三足呈兽蹄形,体外装饰四条攀附的圆雕龙,体表装饰兽纹和几何纹,通高35厘米,口径45厘米。内底亦铸篆书铭文“黄陵祭器”四字。
  在黄帝像前方的左右两侧设有编钟、编磬和建鼓各一套。钟、磬和鼓这些打击乐器在古代祭祀和宴享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礼器。《周礼·春官》记载:“令相,如祭之仪,……乐出入,令奏钟鼓。”《诗经·周颂》也有:“斤斤其明,钟鼓喤喤;磐筦将将,降福禳禳。”就是祭祀时钟鼓和磬一起演奏的情景。
  黄陵祭祀的编钟,是以原大仿制湖北随州市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是目前出土数量最多、体量最大、音域最宽、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套古代编钟。它具有7声音阶12乐律,能够演奏出中外的复杂乐曲。不但表现出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高超技艺,同时也体现了先秦音乐艺术的高度水平。
  全套共65件,重5吨,最大的高50厘米,重202公斤,分为*(左钅右专)钟、甬钟和钮钟三种八组。
  *(左钅右专)钟一件,悬挂在钟架下层的中央。钟口平齐,钮用两对蟠龙组成,正背面各有十个浮雕蟠龙圆饼形枚,舞部、鼓部和枚间均饰浅浮雕蟠龙纹。正面钲间有错金铭文32字:“赫赫吾祖,德惠永长;祚我华夏,弥刚弥强;载宁九州,民富小康,彝铸盛世,用祀用享。”背面钲间有错金篆书铭文八字:“黄陵祭器,甲申年春”。
  甬钟45件,形制大体相同而又各具特点,分五组悬挂在钟架的中、下层。甬上饰梭形纹和三角纹,内填龙纹和云纹,钟体的背面各有枚36个(其中12件无枚),舞部、篆间和鼓部均饰有蟠龙纹。正面钲间和背面钲间均有错金篆书铭文(内容同*(左钅右专)钟)。
  钮钟19件,分三组悬挂在钟架的上层。舞上有长方形钮,无枚无饰,通体光素。正面和背面共有错金篆书铭文八字:“黄陵祭器,甲申年春”。
  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分为三层。下层和中层由三个人形铜柱顶托木质横梁组成,下层的铜人立于圆座之上。上层为互不衔接的三个小架组成。通长7.48米,高2.65米。
  编磬放置在黄帝像前方的左侧,与编钟相配套,共32枚。仿湖北荆州市出土的彩绘编磬制作。磬面彩绘云气纹和凤鸟纹。侧壁刻有篆书铭文:“赫赫吾祖,德惠永长;祚我华夏,弥刚弥强;载宁九州,民富小康,磬制盛世,用祀用享”和“黄陵祭器,甲申年春”。
  建鼓亦放置在黄帝像前方的左侧,仿曾侯乙建鼓制作。由鼓身、鼓座、木柱和一对鼓槌组成。通高315厘米,座径80厘米,鼓身用铁杉木制,表面髹朱漆,牛皮鼓面,腹径106厘米,面径74厘米;鼓座青铜铸造,圆盘底座,中央有空心圆柱,圆柱周围装饰着纠结盘绕的圆雕群龙。通高54厘米,底径80厘米,重192.1公斤。鼓槌和木柱髹黑漆。
  这些青铜礼器上,大多装饰着龙纹,另外就是凤鸟了。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古以来,人们把龙这种想象中的神异动物,作为战胜各种困难的神灵。如屈原《天问》:“应龙何画,河海何历?”王逸注:“禹治水时,有神龙以尾划地,导水所注当决者,因而治之也。”《帝王世纪》也记述了黄帝为庆祝战争的胜利,“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这时“有龙垂胡髯而下迎黄帝”。龙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它给人们以神秘、深沉、尊严和荣耀。
  凤也是中国古代一种反映图腾崇拜的动物,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说文解字》:“凤,神鸟也,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见则天下大安宁。”花纹中的凤鸟,或朴素简洁,灵秀典雅;或丰满华丽,神采奕奕,都给人们一种生机勃勃和社会和谐的自信。
  二、仪仗与旗帜
  仪仗就是仪卫所用的兵仗和旗帜。在古代,官府、庙宇都要有仪仗。
  黄陵兵杖共8对16件,全部仿自商周时期的兵器,青铜铸造,通长50厘米,柄长200厘米,髹朱漆。
  钺两件,一件原型采用陕西城固出土的商代透雕龙纹钺;另一件原型采用现藏于英国伦敦的圆刃龙纹钺,体呈山字形,圆弧形刃,两角反卷,两面均装饰着云雷纹填地的有角龙一对。
  戚两件,一件原型采用陕西绥德出土的商代卷龙纹乡戚,扁体弧刃,饰卷体回首龙纹;另一件采用双龙纹戚,扁体弧刃,中部有一个大圆孔,孔两侧饰卷体回首龙纹。
  斧两件,一件原型采用山东临沂出土的春秋凤头斧,扁刃长銎,銎顶装饰凤头,长冠镂空;另一件原型采用陕西宝鸡出土的虎头纹斧,体修长,刃口为浅弧形,中部设有銎孔,内作长方形,銎前饰圆目獠牙的虎头纹。
  刀两件,一件原型采用现藏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博物馆的康侯刀,宽刃,前锋作圆形向后卷曲,刀首有帽,刀背有三个套筒以装柄,脊两侧饰爬行卷尾龙纹;另一件原型采用现藏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博物馆的怪人纹刀,刀首上翘,宽刃三曲,沿刀脊作成銎筒,上饰怪人形纹,銎背有一鋬纹。
  矛两件,一件原型采用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亚丑矛,叶尖而长,两翼曲弧下延,刃叶下有三角系孔;另一件原型釆用河南淅川出土的倗矛,体呈桃叶形,长*(左骨右交)的一侧有三角形系缨环,叶饰镂空窃曲纹,*(左骨右交)饰雷纹和兽面纹。
  戈两件,一件原型采用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三角援戈,宽援有脊,阑侧两穿,援后部和内上各有一个大圆孔;另一件原型采用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商鞅戈,长援向上微弯,长胡三穿,内上斜三面有刃。
  戟两件,一件原型采用河南浚县出土的,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勾戟,体作十字形,上端为扁形刺,中段作戈形,脊后有一圆孔,内作长方形。另一件原型釆用北京昌平出土的勾戟,整体为一前锋弯曲的长刀形,中部分出戈援,之内较长。这种戟或称为戣。
  殳两件,一件原型釆用陕西扶风出土的五角形殳,体成圆球形,中部有安柄的圆孔,周围出五个立体锐角;另一件原型采用始皇陵兵马俑出土的三棱殳,长銎筒,预部作三棱钝刃。
  旗帜是一种标志,古文献记载:“黄帝振兵,教熊罴貅貙虎,制阵法,设五旗五麾”。黄陵旗帜共56面,分立于祭祀广场的左右两侧。
  左侧最前方为太常。太常者,王旗也。《书·君牙》:“厥有成绩,纪于太常。”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黄帝陵的太常仿照商周时期的式样,旗面呈长方形,四边有襕右襕上部连缀燕尾形长旆,其下有12旒。旗面最高250厘米,宽150厘米,旆长450厘米、旒长120厘米。旒的多寡表示等级的高低,12旒是最高级别,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功德齐天,故其太常使用12旒。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有土德之瑞,尚黄色,故旗面使用中黄色。上绘日月星辰,升龙降龙,云朵和波涛。边襕着土红色,旆和旒着中黄色。《仪礼·觐礼》:“天子乘龙,载大旆。”注:“大旆,大常也。王建大常,縿首画日月,其下及旒,交画升龙降龙。”《通典·礼·旌旗》也载:“周制,司常掌九旗,王建太常。”注:“画日月于縿首,象天明也。其制,杠长九仞,以素锦绸之,以降帛一幅为縿,附于杠,画龙于縿上。又属十二縿于縿首,长十二仞,每縿皆画交龙。”
  右侧最前方为黄麾。麾者,指挥也。《周礼·春官·巾车》“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黄麾就是指挥用的大旗。形状为长方形,尺度与太常相同,上有朱丝小盖,四角垂佩,下有横板作碾玉纹。上部篆书“黄麾”二字,下部绘双龙纹。
  列旗54面,分列于广场左右两侧。旗面均为中黄色,四边为土红色襕右襕连缀中黄色九旒。旗面高200厘米,宽150厘米。其中有门旗两面,左右各一,旗面的中部有一个篆书“门”字。日月星辰旗35面,其中日月旗各一,日旗上绘圆日,日内绘三足鸟,象征太阳;月旗上绘圆月,月内绘蟾蜍,象征月亮;金、木、水、火、土星座旗各一;二十八星宿旗各一。《通典·礼》有“逮及有周,乃以日月星辰为旌旗之饰”的记载,故设置日月星辰旗。江、河、淮、济四渎和泰、华、衡、恒、嵩五岳旗各一面,象征祖国大地。另外,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黄帝曾“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黄帝是部落联盟的酋长,率领的所谓虎、豹、熊、罴,实际上就是率领着以虎、豹、熊、罴为图腾的部落军队。所以旗帜中设置猛兽猛禽八而,旗面分别绘有虎、豹、熊、罴、*(左周右鸟)、*(左曷右鸟)、鹰、鸢。
  三、祭祀服装
  服装是规范黄帝陵祭祀的重要措施。最早设计是从袍服入手,依据史料,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在袍服和坎肩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时代气息的祭祀服装。当初的第一方案是:
  1.主持人(司仪)服装设计:无袖,对襟,系带。
  2.主陪祭人服装设计:宽袖,斜襟,系带。
  3.执事人员服装设计:无袖,对襟,无带。(较前者要短)
  以上三款在设计方面,即能体现方便穿脱,又不受季节限制。适合祭祀大典公众场合的穿着。但在陕西、北京的专家评审会上,对这组袍服的设计,提出较多的质疑。焦点集中在主、陪祭人高等级身份,现场易服不仅存在困难且是否合宜?因此否决了袍服方案,而将原方案中附加佩饰——围巾,提到祭祀服装的主要地位,即主、陪祭人,主持人,参祭人,均以围巾作为祭祀标志。
  当时提出参祭来宾的礼服,不仅存在色彩差异,而且服饰造型也有区别,为了能够更好达到祭祀盛世的效果,从环境色彩设计及整体的角度出发,使用围巾则可以整合视觉。其色彩以黄色为基调,搭配土红或咖啡色及灰色,纹饰以汉代图案为主,凸现了庄严、肃穆、古朴、典雅之气氛。
  在围巾上对汉代纹饰的表现与制作手法,作了细微的规定:
  1.为了确保佩巾(围巾)面料的质地及纹饰的独特性,可将汉代纹饰进行地纹印染,并进行色彩组构设计。
  2.佩巾(围巾)上的汉代纹饰采用陕西地方的秦绣即“穿罗绣”独特的表觋手法,使汉代纹饰体现出凹凸不平、纵横交错、针法丰富、色泽和谐,并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视觉艺术效果。
  3.除特定的“祭祀大典”的活动之外,佩巾,可根据面料质地的不同,设计出几种样式,作为祭祀活动中不受季节限制的,并可作为参祭后所能够具有收藏保留价值的纪念品之一。
  四、祭祀音乐与舞蹈
  祭祀的视觉内容及环境,经过祭器、旗帜、服饰等方案的规范,得到空前的改善与完备,因而摒弃过去喜庆嫁娶民乐为主体的祭祀音乐,完成听觉上的完善与整合势在必行,这对大幅度提高祭祀乐舞质量很有必要。首先创作了《黄钟大吕颂轩辕》,作为公祭黄帝陵祭典程序的第三项——“敬奏祭乐”的内容,时间1分钟。其次,在清明节为黄帝陵陵园设计了背景音乐。背景音乐包括“苍茫大地、轩辕古柏、沮水之歌、远古足迹、人文初祖”几个章节,共约20分钟,反复播放,以从听觉上优化祭祀环境。
  黄帝陵祭祀乐舞名曰:《轩辕黄帝颂》,是祭典中第11项乐舞告祭的内容,也是这次规范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轩辕黄帝颂》分四段:
  第一段:祥云吉雨。
  本段音乐力求庄严、典雅,在钟磬乐声的衬托下,用人声亲切而又虔诚的咏叹,营造祥和的氛围。
  舞蹈则以黄帝时代的“云门大卷”为创作依据。“云门大卷”是黄帝时代的乐舞,是为颂扬黄帝创制万物,就像能带来润育万物之雨露的祥云那样,无处不在。以云为内容的乐舞,祈愿福佑中华大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钟鸣、鼓声,人声合唱《无字歌》。30名乐者和90名歌者拥入祭祀大殿的左右台阶两侧。24名男子高举云旗入场,三叩九拜祭礼,24名女子,身着白衣长袖翩跹而舞,歌颂黄帝的盛德。
  第二段:百兽率舞。
  本段音乐采取主题变奏曲的结构形式,拟用民族吹打与人声合唱的结合,展示出黄帝时代部落间团结的盛况。
  “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本段舞蹈是远古的图腾崇拜,20名少女装伴着凤凰,20名壮男装伴着熊、罴、貅、貙、虎、豹和其他动物(如人训化的牛、羊、马等)。20名头戴图腾面具的部落首领,手拿着羽毛编织的凤旗、花杆等饰物,挥舞着鸟羽、兽尾、图腾柱,踏歌而舞,祭奠着远古的先民和祖先。
  第三段:中华鼓魂。
  音乐以中国民间吹打乐为基本素材,如洛川蹩鼓、韩城行鼓、盘鼓,重新结构,变成一种民族精神之象征,表现生生不息奋发图强的坚强信念。
  舞蹈是在雷鸣般的鼓声中,由60名壮士组成的鼓阵,变化成各种队形,最后所有的鼓聚集在一起,管弦、笙箫推向最后的辉煌——部落联盟的统一、文明古国的建立,轩辕被万众拥戴为黄帝,庄严、古朴的合唱《轩辕黄帝颂》:
  桥山巍巍,沮水长长,
  五千文明开启曙光。
  纬地经天拓洪荒,
  华夏一统日月朗。
  啊!龙吟凤歌,国运永昌,
  黄帝功德,万代颂扬。
  第四段:驭龙飞天。
  音乐是以《轩辕黄帝颂》合唱的变奏为主调,要大气、浩然、飘逸、恢弘,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昌盛,鼓舞中华儿女为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紧接《轩辕黄帝颂》。
  “祥云吉雨”、“百兽率舞”、“中华鼓魂”舞蹈人员聚集在祭祀大殿前。一千只鸽子飞向蓝天,鼓阵继续着——一条巨龙腾空而起,象征着黄帝的精神。子民们三叩九拜地祭拜着黄帝。
  除以上方案外,专家组还提出“祭祀环境总体布局”、“公祭黄帝陵祭典程序”、“迎祖追远大型活动”、“黄帝雕像”等方案。这些方案构成了甲申(2004)年清明黄帝陵祭祀大典仪式总体方案。这是从汉代祭祀黄帝陵后,首次全面、系统地对祭祀黄帝陵的规范。虽然试行后各方面均有较好的反映,但不符典籍古仪的地方在所难免,敬希专家指正。
  

黄帝祭祀与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黄帝陵基金会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09

您是第 位访客!